文明始于心,长效见于行。今年以来,太湖县百里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牢牢把握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的工作目标,精心谋划,因地制宜推进文明实践机制、场所、队伍、项目、活动协同联动,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走深走实。
整合区域资源,阵地建设全覆盖。规范的阵地是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载体,为更好地引导、服务群众,百里镇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按照有场所、有队伍、有项目、有机制、有活动的‘五有’标准,不断完善阵地建设,着力打造高标准的文明实践阵地。目前已形成辐射全镇的“1 10”文明实践网络。同时,每个所(站)落实专人管理,并集中开展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阵地“建管用”能力水平。走进百里镇大竹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党群活动中心、文体活动室、文化广场等惠民活动场所一应俱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俨然成为辖区群众丰富文化生活的“充电站”,广受群众好评。
以党建为引领,建强志愿队伍。新时代文明实践,既是为了群众,更要依靠群众。一直以来,百里镇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通过志愿服务等形式,让每个人都能成为文明实践参与者。为了保障志愿服务常态化开展,百里镇广泛吸纳党员、大学生、乡土能人等群体,组建了13支常驻群众身边的志愿服务队伍,通过党员带动、群团发动、群众互动相结合,实现文明实践贴近群众,志愿服务常态长效。
注重群众需求,创新活动形式。百里镇辖区各实践所(站)紧贴群众工作生活实际,常态化开办各类知识技能讲堂、走访入户活动,给群众讲理论、讲政策、讲文化,真正做到了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将党的理论和相关政策传达给群众,增强群众对政策理论认同感的效果,通过志愿活动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今年以来,百里镇辖区各实践所(站)广泛开展理论宣讲、移风易俗、平安建设、环境整治、关爱帮扶等各类志愿服务350余次,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为群众幸福生活增色、添彩。(太湖县文明办 李玲)
下一篇:怀宁县新山社区开展防溺水志愿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