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发k8官网下载客户端中心-凯发官网入口

安庆迎江区龙狮桥乡:“十八匠”以行动成就爱心 便民服务“零距离”新时代文明实践-凯发k8官网下载客户端中心

2023-05-04 责任编辑:徐 绢雅 来源:安庆文明网

在中国民间,有很多手工艺人,他们走乡串户,用自己的手艺服务乡民,被称为“十八匠”。如今,安庆市迎江区龙狮桥乡取用“邻里十八匠”这一名号,打造了自家匠人品牌。龙狮桥乡地处东部新城中心,辖内有8个社区、40个住宅小区,常住居民3万余户。为做好人民群众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龙狮桥乡以“最初500米”为出发点,充分发掘身边的传统匠人、手艺人,打造了一支由剃头、补鞋、磨刀、织补、开换锁等传统领域以及心理健康咨询、家庭教育指导、瑜伽等新兴领域的从业者组成的“邻里十八匠”便民服务队伍,解决群众“小修小补”生活需求,既便民又暖心,让大家的需求在“家门口”就能得到满足。

“回”暖之助,个性化开展助困服务。龙狮桥乡通过走访,了解到辖区内有许多剃头匠、木匠、补鞋匠、磨刀匠等平均年龄在50岁左右、有着丰富从业经验的老匠人,他们反映自己做生意没有一个适合的落脚点,“生意不好做,收入低,生活咋个办?”而同时不少社区居民也反映,想要拥有一个“家门口”的街边小公园,可以休闲娱乐,还能在“家门口”解决补鞋、磨刀等便民需求。

一边是社区“老匠人”做生意没有落脚点,一边是社区居民反映想要有休闲空间。了解到这些情况后,2023年以来龙狮桥乡借助社区微更新契机,带领居民们共同参与除草、捐花、种树等活动,将过去流浪动物集聚地改造一新,摇身一变成为了“口袋公园”,社区居民在“家门口”拥有高品质生活休闲场所的愿景得以实现。同时,借助前期挖掘的补鞋匠、磨刀匠等“老匠人”资源,龙狮桥乡在充分征求居民的意见后,在这里设立微更新点位,让“老匠人”有了长期落脚点。

“我年轻时就会磨刀,以前挑担子上街磨刀,后来年纪大了就不出去跑了。”73岁的新宜小区居民朱栋苟告诉社区党委书记,“邻里十八匠”志愿服务,我非常愿意参加,能用老手艺帮大家解决烦心事。

“回”味夕阳,常态化对接老人需求。眼下,随着“邻里十八匠”微更新工作深入推进,有效解决了群众“最后500米”的便民服务等问题,不少社区居民表示,这样的做法值得点赞!老匠人们的身影是这座城市的记忆点和捕捉点,同时也为咱们老百姓提供了更多便民服务点。

如今,在龙狮桥乡的“邻里十八匠”微更新点位,不仅这里的“老匠人”们正忙得团团转,前来办事的居民也个个满脸堆笑。这样的场景,正是居民共同参与下大力推行的社区微更新的一个缩影。围绕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龙狮桥乡不断创新求发展,从社区居民最需要的小事做起,依托“邻里十八匠”微更新点位招募其他“老匠人”,形成了匠人支持网络,通过线上线下平台,创新推出上门便民服务及多种特色的文化体验活动。

多亏了“邻里十八匠”的朱师傅,把我家菜刀磨得很好用,不仅免费,还专门来到小区门口提供服务,省得我们跑远路了。前进社区水岸花都小区居民王华金高兴地说。

“回”益邻里,精准化实现服务覆盖。2023年以来,以“邻里十八匠”微更新点为“原点”,龙狮桥乡还将“邻里十八匠”的品牌便民服务送进了小区、院落。借助这群“老匠人”为居民提供服务,将收取的1元钱,注入到社区公益基金池,不仅让“口袋公园”实现“造血”,也为社区发展提供资金来源。截至目前,“邻里十八匠”志愿服务队已先后在5个社区开展了志愿服务活动,吸引众多居民参与,得到大家一致好评,“邻里十八匠”不仅方便了群众,也让大家有机会在一起多交流,拉近了邻里关系。

除了朱栋苟,这支由辖区内的商家、能人等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伍可谓“卧虎藏龙”“各怀绝技”,可提供水电维修、疏通管道、缝补、开换锁、花木修理、焊接等多种服务,充分满足居民多样化的公共服务需求。迎江区龙狮桥乡文明办主任聂晨介绍,龙狮桥乡建立了“乡—社区—小区”三级服务贯穿机制,即龙狮桥乡以月度轮转方式,在辖区内各小区轮流开展“邻里十八匠”大型志愿服务活动,各社区结合实际情况每月择日选取若干项服务,开展专项志愿服务活动,各小区物业每周按照群众需求设置不同的单项服务。

下一步,龙狮桥乡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实施志愿服务积分兑换制度,成立志愿服务联盟,运用场景兑换激励政策,在项目化的基础上打造党建“微品牌”,推动龙狮桥乡志愿服务常态长效。(迎江区文明办 丁力 杨雅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