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区以“护苗·四位一体”工程为切入点,多部门齐发力积极推动将未成年人文化环境保护工作深入融合到社会、学习、家庭等方方面面,形成政府监管、企业自律、群众参与、学校引导、家庭教育为一体的“护苗”综合安全体系,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筑牢文化安全防火墙。
一、相关做法
1.精心谋划,用制度激发担当“内动力”。大观区高度重视“扫黄打非”制度建设,把增强制度执行力作为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提升工作效能的重要保障,摆上重要日程。从《大观区“扫黄打非·新风2021”集中行动实施方案》、《大观区深入开展“护苗”专项行动实施“护苗·四位一体”工作方案》等工作方案的谋划到《大观区校园安全联系会议制度》等工作制度的建立,不断努力优化完善体制机制,切实做到“按制度办、按程序干”,使管理有方向、组织有原则、工作有效率,确保工作有章可循、规范有序。
2.创新方式,用云端扩大活动“影响力”。不断创新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使“护苗”工作理念更好地深入群众、浸润生活。通过结合热点,以贴近生活的沟通方式进行理论知识传播,拉近与居民的距离;用好志愿者的力量,提供平台,强化引导,邀请专家老师授课、开展相应的交流活动,让居民在交流辨析中加强对“扫黄打非”知识的理解。7月,大观区开展“护苗净网,健康成长”网络答题活动。通过趣味竞答大力宣传“扫黄打非”相关知识,提升未成年人法治观念、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切实提高大观区“护苗”行动社会影响力。
3.建设基地,用创建提升站点“执行力”。发挥“扫黄打非”基层站点的坚实作用,与花亭北村“扫黄打非”联络点联动打造高花亭小学“护苗”宣传教育基地,在学校内建立流动书屋方便学生借阅图书,为青少年提供了健康向上的学习环境。坚持把“扫黄打非”文化融入学校教育之中, 连续四年深入校园开展“绿书签行动”、“全民阅读日”、寒暑假开展“读一本好书”、经典诵读、红色歌曲大家唱等活动,同时将“扫黄打非”小知识融入“飞行棋”等各类益智游戏,寓教于乐,使青少年熟练掌握“扫黄打非”知识。通过法律法规宣传、“扫黄打非”知识宣讲、悬挂横幅标语等形式,向学生介绍了非法出版物的危害,鼓励教育学生自觉抵制,做到“不买、不看、不传”。持续强化学校周边出版物市场清查,坚决清除校园周边文具店、杂货店等无证经营出版物,重点关注寒暑假、课余时间网吧监管,严厉打击妨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音视频、游戏、动漫等,全力护助青少年健康成长。
二、工作成效
今年以来,大观区开展校园周边文化市场整治50余次,取缔流动游商销售非法盗版光碟、书籍25次,发挥义务监督员和志愿者的监管作用,累计上报相关线索120余条,联合安庆师范大学共同开设周末课堂、与安庆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定期开展安全上网和网络知识培训,倡导居民和青少年远离不良网站。安庆市中院金京法官深入高花亭小学宣讲《宪 法》3次,《未成年人保护法》4次,开展与扫黄打非相关的庭审观摩、 民法典宣传 10余场,以案说法,有效引导青少年学法尊法守法。乐邻社工、众禾社工先后在社区实施“睦邻家园”“青春不毒行”“八百里皖江环保公益行动”“三社联动”等公益服务项目,传递社会正能量。